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精品课程 >> 中级财务会计 >> 教学大纲 >> 正文

《中级财务会计Ⅱ》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11-10 [来源]: [浏览次数]:

《中级财务会计Ⅱ》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10070012

中文名称:中级财务会计Ⅱ

英文名称: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Ⅱ

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教师:王文红、张洁、凌雁、徐玉芳

教学课时安排:财务管理专业(周课时:3、总课时:48)

会计学专业(周课时:4、总课时:64)

二、课程简介

课程简单介绍并说明本课程在学科或专业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中级财务会计》是针对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主要阐述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假设和基本原理,会计循环,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及财务会计报告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运用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五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结构,在阐述财务会计特征、目标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的构成内容;描述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介绍了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的规则、程序和方法;主要阐述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具体包括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具体程序与方法,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及编制方法等内容,最后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总结。

《中级财务会计》主要阐述公司制企业正常经营过程的会计问题,讨论对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如何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是在《基础会计》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和《审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桥梁,被公认为会计专业的“圣经”。

三、预备知识及相关课程的衔接

学习该课程所需相关知识背景或须预修课程名称。

本课程为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已经完全掌握《基础会计》前提条件下讲授该课程,同时需要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和法律等相关知识背景,主要着重于中级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框架以及财务报表各项要素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披露。

四、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包括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向学生全面系统阐述中级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框架以及财务报表各项要素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会计信息的分析与披露。主要包括:

1、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及其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假设与会计的基本原则;

2、重习会计循环,将初级会计与中级会计的知识点连接起来;

3、阐述资产、负债、所者权益、收益的确定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4、阐述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与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报告分析,同时,通过介绍国内外会计最新理论发展和动态,加深对会计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打好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系统掌握中级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框架、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以及会计信息的披露;

2、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应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要是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财务会计的方法处理实际业务中的财务会计问题,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提出适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建议)

要学好本课程,希望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⑴理解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会计是反映性的,是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无论如何,理解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是进行会计处理的前提,绝不可本末倒置,为会计而会计。

⑵要熟练掌握对各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规范。

对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规范,如《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等。我们是以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的基础。

⑶掌握会计处理的手段。

当今社会,信息化已成主流范式,但会计处理的基本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是以手工处理为背景来说明会计处理,暂不涉及计算机环境的会计处理。

⑷从更深层次理解会计。

会计规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体系,因此,应当从社会经济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这些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会计的变化,才能从本质上理解会计的精髓,进而做到融会贯通。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正处于不断更新与变革之中,在此期间,将有许多会计处理方法需要修订或完善。我们认为,会计是一种国际性的商业语言,并记录着每一项交易或事项的来龙去脉,尽管如此,仅依赖会计知识本身是学不好会计的,因此,大家更应从广阔的视角,如法律、经济学与管理学等方面,甚至是哲学方面,如心理学和伦理学方面的相关内容来理解现代会计。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结合运用智慧树、学习通等在线教学方式,以及实训室实训教学,并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嵌入思政案例等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财务会计的方法处理实际业务中的财务会计问题,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各章节格式如下)

第9章 投资性房地产(3学时)

9.1 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9.2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9.3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9.4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与处置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投资性房地产的性质与范围;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及其变更;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与处置

第10章 无形资产(3学时)

10.1无形资产概述

10.2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10.3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10.4无形资产的减值与处置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无形资产的特征与分类;研究开发成本的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减值与处置

第11章 流动负债(6学时)

11.1负债概述

11.2 流动负债的定义、分类与计价

11.3短期借款

11.4应付款项

11.5应付职工薪酬

11.6 应交税费

11.7或有事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短期借款本金和利息的核算;应付款项的会计处理;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或有事项

第12章 非流动负债(3学时)

12.1非流动负债概述

12.2长期借款

12.3借款费用

12.4应付债券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长期借款及利息的会计处理;借款费用资本化;应付公司债券的利息调整

第13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9学时)

13.1 利润的确定方法

13.2 收入

13.3费用

13.4利润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利润的确定方法;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的确认方法;收入的会计处理;费用的分类及确认;利润的计算

第14章 所有者权益(3学时)

14.1 所有者权益概述

14.2 实收资本

14.3资本公积

14.4留存收益

14.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公司的性质与分类;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资本公积的来源;利润分配及会计处理

第15章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6学时)

15.1 财务报表概述

15.2 资产负债表

15.3利润表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资产负债表的性质与作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利润表的性质与作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第16章 现金流量表(6学时)

16.1 现金流量表的性质与作用

16.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内容和结构

16.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现金流量表的性质与作用;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区别和联系;现金流量的分类;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第17章 财务报表附注(3学时)

17.1 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报表附注概述

17.2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更正

17.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7.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会计处理;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会计处理;前期差错及其更正的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

实验课(3学时)

投资性房地产

总复习(3学时)

六、课程作业(报告)

根据课程的要求合理规划作业的形式、数量等。

课程作业:教材配套《习题与案例》

七、课程考核形式

我们将各章节内容适时举行课堂练习和讨论,一般在学完各章基本内容之后,结合课堂内容会布置相关作业,必须在指定日期之前提交。最后期末闭卷考试一次。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比例为4 : 6,各部分具体如下:

成绩构成

内容

占比

平时成绩40%

考勤

10

网中网上机实训

30

实训报告

10

智慧树平台

50

期末成绩60%

闭卷考试

10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注明是否规划教材或获奖教材,参考资料控制在10项以内。)

教材:

王文红,王霞,张洁.《中级财务会计》.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12主要参考资料:

1.企业会计准则(2018年版)

2.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18年修订版)

3.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解(2018年版)

九、学术诚实

涉及的学生不诚实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学术不诚实的惩罚措施。

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实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抄袭;伪造或不当使用在校学习成绩;未经老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对于学术不诚实的最低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其它的惩罚包括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